NEWS 新闻动态
2018-06-25
沈祖芸:空间——学校里的“第三位教师”
空间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表达。那,我们的学校呢?我们的学校最常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很久很久以来,大部分的学校,生活方式都是教学,都是教为主的教学。那么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怎样的空间呢?
我们有这样的走廊,每一条走廊贯通起了一间一间的教室。
我们还改造了很多的走廊和教室,在走廊、教室的连接处加了很多学习的元素。
我们还有连接户外的空间,我们有阅读角,我们有可以聊聊天、去坐一坐的地方。
非正式学习空间也正在向我们走来。
这说明我们很想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我们原来的生活方式是教为主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最常态的生活方式是——学习,于是我们很努力的去打造我们的空间,想让这个空间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能够匹配起来,和学习的生活方式能够匹配起来。
我们将学习的部分需求与功能“外挂”,但决定空间使用频次与品质、自主性和选择性的遥控器依然在教室。
那我们就改造教室吧!我们将学科教室一一改造。
于是,我们继续努力改变教室,空间的样子变了,但学习真的发生了吗?也许依然很难。
实际上,这样的空间在不断地释放出信号——学校需要转型。其实,问题出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学校的底层代码要变,只有学校的底层代码变了,浮上冰山看得见的地方,我们改造的教室、构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才会释放出能量。如果底层代码没有变,你看到的永远是在雕琢冰山上看得见的部分。
那么学校转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的“学”,不一定发生在“校”中;“校”,成了“学”的方式的组成部分,“学校”,已经从密不可分的偏正词组不知不觉地转变为可以各自拆解成不同含义的联合词组。那这样的词组语义的转换是不是就叫学校转型了?就是学校转型,但是仅字面上还是浅的,学校要真正转型,依靠于三个因素,即互联网技术、思维和体制。这三者交织在一起,促使着学校转型,缺一不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发现,学校会失控,而未来的学校转型就需要让我们学会在学校失控的过程中,重建规则。这样的学校转型,有了这三个要素,重建了规则,这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对学习空间的需求,会到了极致的需要程度。
一场改变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新学校”运动犹如板块运动打破平衡与稳定,建立新格局或新构造。这样以后会发现,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学习;越来越少的统一,越来越多的连接;越来越少的固定办公室,越来越多的虚实实验场。
学校不再是一种“地点的标记”,而是一种“空间的选择”。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地点已死,空间长大。地点是不会与你互动的,而空间会与你互动,所以今天我演讲的标题是:《空间——学校里的“第三位教师”》。第一位老师即传统意义上的“teacher”,第二位老师是我们的学生,学校转型之后,同伴就是老师,第三位老师就是空间。空间成为第三位老师之后,难度最大的是改变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什么?我们带来的第一个改变就是重新反思学校与学习空间,到底是硬件还是软件。
一、硬件还是软件
在教为中心的学校,追求工业时代的效率,认为学习是可以被量化、控制和大批量生产的,因此,学校和空间一定是硬件。即“供应”模式。而学为中心的学校,追求信息时代的个性化,这是一次学校底层代码的重构和辨识“价值观”的载体。人与空间相互学习。即“支持与感知”模式。
我非常欣赏的中关村三小的学校整体改造的空间,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它告诉我们学校课程改革的新入口,甚至是蓝海战略,即空间可以帮助我们课程改革。这所学校利用异地重建的机会,整个重新构建了学校,三室一厅,每一扇墙壁都可以被打通,时时处处都是学习空间。空间在倒逼着老师改进课程,适应课程,适应孩子。该如何去使用这样的空间,和空间对话,释放出能量,变成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它给了我们中国的课程改革一条蓝海的新路径。
这是我第一次到的时候拍摄的,已经有冒出来一些孩子生长的样子。
当我再一次走进学校的时候,就看见空间在长很多很多东西,空间在生长很多学习的样子,白天、黑夜,时时处处。这时,空间就成为了一个软件,而不再是一个硬件。
二、对外还是向内
以教为中心的学校,注重标语口号,好看整齐,但是使用起来不一定方便。即“给别人看”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学校,所有的资源都在离学习最近的地方,触手可得;别人看起来有点乱,但是在空间里的人很舒服。即“使用者”模式。
三、昂贵还是便宜
以教为中心的学校,如果追求短期效应,那一定很贵。即“出发点”模式。以学为中心的学校,如果真正指向学习者,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常态方式。即“创造生活”模式。
青岛中学,刷一次周边可以随便书写的墙壁也许是比较昂贵的,但是当它成为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时候,它一定不是那么贵的,当在学生身上获益,再贵它也是便宜的。
研究表明:与传统学校相比,指向学习的21世纪学校,其建造与运营费用并不昂贵。
其支持的证据有三,第一——出发点:如何更有效。建筑设计往往通过减少空间的浪费和增加流通度来充分创设出有利于学习的空间。数据表明,传统学校改建中至少15%以上的空间被捕获以用于提高学习品质。
第二——过程:充分考虑适应性。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建造使用了很多室内轻质、耐用的材料,建造搬迁的成本降低,同时学校建筑的选材更多是不固定的可移动可拆迁组合用品,所以更加适应场境的变化与空间的迭代要求。
第三——对象:学校的主人。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学校通常不易遭到“破坏”,因为学生拥有了学校的“所有权”,他们不会去破坏学校,这就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传统学校里往往会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主要破坏者。
所以,这三条理由,使得我们如果从长远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去看待空间的话,它并不昂贵。
四、结束了还是开始了
以教为中心的学校,最喜欢用的词语就是“上完了”“结束了”“建完了”“关上吧”,即“流程”模式。以学为中心的学校,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一个空间在建造意义上的告一段落,恰恰是全新的开始。即“生长”模式。
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学校建筑一样,都拥有有限的保质期。如何延长保质期或者不断提升新鲜度,只有始终聚焦“学习”,始终感知“学习者的需求”,让空间和教育方式都具有变的能力,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一起互动,共同生长。
我认为,五个元素领导学习空间的深度变革,即师生共为设计者,支持建构与创造,自然合作与协同,无处不在的分享与展示和安静、自主。如果空间能综合满足这五个要素,那么空间就能不断地迭代生长;一个校长如果心中能有这五根弦,那么就有了“空间领导力”。
所有的学习空间,都是因学习而来、为生长而在,让每一个空间都具有生长性、存在感和学习力。
嘉宾简介:沈祖芸,“空间领导力”工作室创始人,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独立教育媒体人。(以下内容根据沈祖芸老师于2018年第三届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研讨会上的演讲整理。)
空间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表达。那,我们的学校呢?我们的学校最常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很久很久以来,大部分的学校,生活方式都是教学,都是教为主的教学。那么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怎样的空间呢?
我们有这样的走廊,每一条走廊贯通起了一间一间的教室。
我们还改造了很多的走廊和教室,在走廊、教室的连接处加了很多学习的元素。
我们还有连接户外的空间,我们有阅读角,我们有可以聊聊天、去坐一坐的地方。
非正式学习空间也正在向我们走来。
这说明我们很想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我们原来的生活方式是教为主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最常态的生活方式是——学习,于是我们很努力的去打造我们的空间,想让这个空间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能够匹配起来,和学习的生活方式能够匹配起来。
我们将学习的部分需求与功能“外挂”,但决定空间使用频次与品质、自主性和选择性的遥控器依然在教室。
那我们就改造教室吧!我们将学科教室一一改造。
于是,我们继续努力改变教室,空间的样子变了,但学习真的发生了吗?也许依然很难。
实际上,这样的空间在不断地释放出信号——学校需要转型。其实,问题出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学校的底层代码要变,只有学校的底层代码变了,浮上冰山看得见的地方,我们改造的教室、构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才会释放出能量。如果底层代码没有变,你看到的永远是在雕琢冰山上看得见的部分。
那么学校转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的“学”,不一定发生在“校”中;“校”,成了“学”的方式的组成部分,“学校”,已经从密不可分的偏正词组不知不觉地转变为可以各自拆解成不同含义的联合词组。那这样的词组语义的转换是不是就叫学校转型了?就是学校转型,但是仅字面上还是浅的,学校要真正转型,依靠于三个因素,即互联网技术、思维和体制。这三者交织在一起,促使着学校转型,缺一不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发现,学校会失控,而未来的学校转型就需要让我们学会在学校失控的过程中,重建规则。这样的学校转型,有了这三个要素,重建了规则,这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对学习空间的需求,会到了极致的需要程度。
一场改变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新学校”运动犹如板块运动打破平衡与稳定,建立新格局或新构造。这样以后会发现,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学习;越来越少的统一,越来越多的连接;越来越少的固定办公室,越来越多的虚实实验场。
学校不再是一种“地点的标记”,而是一种“空间的选择”。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地点已死,空间长大。地点是不会与你互动的,而空间会与你互动,所以今天我演讲的标题是:《空间——学校里的“第三位教师”》。第一位老师即传统意义上的“teacher”,第二位老师是我们的学生,学校转型之后,同伴就是老师,第三位老师就是空间。空间成为第三位老师之后,难度最大的是改变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什么?我们带来的第一个改变就是重新反思学校与学习空间,到底是硬件还是软件。
一、硬件还是软件
在教为中心的学校,追求工业时代的效率,认为学习是可以被量化、控制和大批量生产的,因此,学校和空间一定是硬件。即“供应”模式。而学为中心的学校,追求信息时代的个性化,这是一次学校底层代码的重构和辨识“价值观”的载体。人与空间相互学习。即“支持与感知”模式。
我非常欣赏的中关村三小的学校整体改造的空间,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它告诉我们学校课程改革的新入口,甚至是蓝海战略,即空间可以帮助我们课程改革。这所学校利用异地重建的机会,整个重新构建了学校,三室一厅,每一扇墙壁都可以被打通,时时处处都是学习空间。空间在倒逼着老师改进课程,适应课程,适应孩子。该如何去使用这样的空间,和空间对话,释放出能量,变成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它给了我们中国的课程改革一条蓝海的新路径。
这是我第一次到的时候拍摄的,已经有冒出来一些孩子生长的样子。
当我再一次走进学校的时候,就看见空间在长很多很多东西,空间在生长很多学习的样子,白天、黑夜,时时处处。这时,空间就成为了一个软件,而不再是一个硬件。
二、对外还是向内
以教为中心的学校,注重标语口号,好看整齐,但是使用起来不一定方便。即“给别人看”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学校,所有的资源都在离学习最近的地方,触手可得;别人看起来有点乱,但是在空间里的人很舒服。即“使用者”模式。
考虑到学习者的多种需求的沙发
不同高度的插座,适宜不同高矮的学习者
评估性交流的教学方式,作业随时会被分享
美国某学校实验室里贴着“学习第一次尝试”的标语
三、昂贵还是便宜
以教为中心的学校,如果追求短期效应,那一定很贵。即“出发点”模式。以学为中心的学校,如果真正指向学习者,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常态方式。即“创造生活”模式。
青岛中学,刷一次周边可以随便书写的墙壁也许是比较昂贵的,但是当它成为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时候,它一定不是那么贵的,当在学生身上获益,再贵它也是便宜的。
研究表明:与传统学校相比,指向学习的21世纪学校,其建造与运营费用并不昂贵。
其支持的证据有三,第一——出发点:如何更有效。建筑设计往往通过减少空间的浪费和增加流通度来充分创设出有利于学习的空间。数据表明,传统学校改建中至少15%以上的空间被捕获以用于提高学习品质。
第二——过程:充分考虑适应性。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建造使用了很多室内轻质、耐用的材料,建造搬迁的成本降低,同时学校建筑的选材更多是不固定的可移动可拆迁组合用品,所以更加适应场境的变化与空间的迭代要求。
第三——对象:学校的主人。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学校通常不易遭到“破坏”,因为学生拥有了学校的“所有权”,他们不会去破坏学校,这就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传统学校里往往会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主要破坏者。
所以,这三条理由,使得我们如果从长远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去看待空间的话,它并不昂贵。
四、结束了还是开始了
以教为中心的学校,最喜欢用的词语就是“上完了”“结束了”“建完了”“关上吧”,即“流程”模式。以学为中心的学校,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一个空间在建造意义上的告一段落,恰恰是全新的开始。即“生长”模式。
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学校建筑一样,都拥有有限的保质期。如何延长保质期或者不断提升新鲜度,只有始终聚焦“学习”,始终感知“学习者的需求”,让空间和教育方式都具有变的能力,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一起互动,共同生长。
我认为,五个元素领导学习空间的深度变革,即师生共为设计者,支持建构与创造,自然合作与协同,无处不在的分享与展示和安静、自主。如果空间能综合满足这五个要素,那么空间就能不断地迭代生长;一个校长如果心中能有这五根弦,那么就有了“空间领导力”。
所有的学习空间,都是因学习而来、为生长而在,让每一个空间都具有生长性、存在感和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