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2018-06-19 2018年第三届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研讨会——领导学习空间的深度变革(上)



        5月24日,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办,杭州趋势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领导学习空间的深度变革”2018年第三届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国际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邵兴江在开幕式致辞,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带来多学科交叉的学习空间规划思想,为大家提供国际化的一流设计理念,分享更多的优秀设计作品与案例。随后,《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社长柴纯青致辞,指出目前学习空间变革中遇到五大挑战:第一,形式与功能问题;第二,遵守与突破建筑设计规范问题;第三,教育理念和建筑设计理念如何融合的问题;第四,儿童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内在融通的问题;第五,学校自主权和政府放权问题。
 

汤志民

学校建筑的新航向:校长空间领导的新向度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汤志民为我们分享了《学校建筑的新航向:校长空间领导的新向度》的演讲。他认为学校建筑是校长领导最能发挥的利器,在学习空间规划中,校长空间领导会产生“境教”的影响。校长空间领导要有新思维、掌握大趋势,与师生共同打造21世纪最优质的教育环境。他特别强调学校是要延续50到100年,一所好学校是有能力随着时间改变。

汤志民指出学校建筑规划的新趋势与新脉络:第一,建构幸福友善空间,重视空间的品质和温润;第二,撰写学校生命故事,强调校园故事开创、传承和延续;第三,发展绿色永续校园,重视人境的关系和环保;第四,建置数位科技校园,重视虚实的环境和连结。

邵兴江

非正式学习空间:

学校创新规划与设计的新探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邵兴江副教授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角度谈了学校规划设计的创新点。

首先,他从历史维度考察了教育空间中“非正式学习”,发现非正式学习在古代普遍存在,近千年来逐渐衰落,近百年来被重新发现。

其次,他谈到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内涵和价值,认为非正式学习空间是中国学校设计的重大短板,未来将成为主流。

最后,他提出创新规划与设计的四大理念和四个原则。四大理念包括面向需求的丰富学习形态,资源、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家一样的温馨,让随时随地学习自由地发生。设计原则是多目的性、灵活性、舒适性和方便性。

吴震陵

校园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在地定制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六院院长吴震陵从现状、感悟和实践三个角度谈了校园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

第一,校园建筑的现状。学校可以简单分为普通学校、国际学校和实验学校三类。校园风格分为现代和古典两大类。

第二,对校园建筑的感悟。校园建筑越来越需要体现体验教育、文化自信、地域特征这三点。

第三,校园建筑的实践。吴院长以桐乡现代实验学校、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鄞州钟公庙第二初中为例子讲述了融入当地文化的校园建筑设计。
 

王素

课程-空间-技术的融合:

未来学习空间的探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素从课程、空间与技术融合的角度讲述了对未来学习空间的探索。

首先,王教授回答了学校如何规划、学习空间如何设计的问题。教育理念决定学校规划,课程体系决定学习空间的分布,学习方式决定空间布局,学习组织形态决定了空间的形态。学习空间设计有三项原则:主动和社交学习策略、以人为本的设计、丰富的设备支持。

其次,王教授讲述了如何运用CSP改造学校。她以深圳的海希小学为例,讲述了如何通过对现有空间的改造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窦风雷  龚旭东

教育行政专家论坛:

美丽学校建设的区域化实践
 


       两位教育行政专家从行政部门的角度阐述了对美丽学校建设的思考,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副局长窦风雷从教室空气质量的角度谈了美丽校园的建设。市中区在全市学校引入新风系统,摸索建立了教室空气质量的量化标准,为美丽的校园添上一缕新风。

 

义乌市教育局基建科主任龚旭东指出设计是美丽校园建设的根基,通过一个精美的视频向观众展示了义乌市的多个教育项目,包括公办教育项目和民办教育项目,展现了义乌市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美丽风貌。
 

吴佩青

教育空间质量指针探索与学校建筑研究领域之现况与展望
 


       台湾学校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吴佩青分享了学校建筑研究领域的现况,探讨了教育空间品质及其指标,并介绍了台湾教育空间品质评价指标及案例。

教育空间品质非常重要,对教职员、学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台了评估教育空间品质的指标,例如比利时的学校建筑系统评估、匈牙利的教育空间计划中都有具体的指标。

台湾教育空间品质的评价指标包括六个维度。第一,安全与管护。第二,舒适与健康。第三,特色与美感,这一点也是最贴合大会主题的。第四,节能与永续。第五,充足与弹性。第六,社交与休憩。

吴博士通过吴沙国中、东海国小、新成国小、南投县特教学校等例子向听众详细讲解了上述六项指标。最后,吴博士指出小学教育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以“安全与管护”最重要

 

姚之瑜

以空间为主导的学校设计初探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六院总建筑师姚之瑜首先为听众介绍了学校空间的历史演进。民国时期讲求“中西合璧”,上世纪90年代注重“以人为本”,2000至2013年注重空间和个性,2013年至今推崇“教学模式与建筑空间完全融合”。

其次,姚建筑师提出了新教育模式下的空间探求。当前是一个融合的时代,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在融合,建筑功能、建筑形体在融合。而最根本的变革在于设计本身的融合,包括教育理念、建筑、室内、景观、智能化、校园文化等,这些需要教育咨询方、校方、设计方三方全过程的通力合作。

最后,姚之瑜给大家分享了杭州大关中学、台州月湖中学、瑞安中学滨海校区三个案例。
 

James Lu

释放创新力:利用学习空间迎接新纪元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工商业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催化剂。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在变,教育的设计亦随之而变。

James Lu 借用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指出教育创新设计必将脱颖而出,变革固有的“筒仓式教育”范式,塑造教学与户外联动空间、绿色低碳校园、生态学习环境等。

为了满足二十一世纪教育Critical Thinking、Communication、Creativity、Collaboration四大C要素的人才诉求,James Lu认为教育者和设计师须携手努力,借助发现、解读、构思、实验、演进的设计思维,以实现“让学习适应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让每个儿童去适应学校”的愿景
 

Dana Harbaugh

建筑愿景:成功的秘诀
 


 

美国NAC建筑设计事务所总裁Dana Harbaugh讲述了好的建筑从何而来。他认为在设计校园建筑时,建立愿景策略是最重要的一步。

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建立愿景策略。第一,建立共情是关键。在英格莱姆高中案例中,NAC邀请了学生参与教室空间的设计,学习空间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校园的成功是全体项目设计成员通力合作的成果。第二,限制激发创造力。外部条件的约束与挑战会使设计师的设计规划更具有创造性。第三,设计原则驱动决策制定。设计原则指导设计的一致性,最终引导学生的体验。

 

 

电话 1370684934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5291号

X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26279号-1 蓝韵网络

加盟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